一个网站建设爱好者,技术交流,相互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我的自考
02326 操作系统 小题
发布时间:2023-08-27 11:01:31 栏目:我的自考 阅读量:993 作者:webcms

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论[P21-53]

知识点:操作系统的功能、进程管理、进程控制[P27]

1.进程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创建进程、撤销结束的进程以及控制进程运行时的各种( D )2022.04】

A.进程同步 B.进程调度 C.进程间通信 D.状态转换

知识点:操作系统常见结构、微内核[P52]

1.微内核结构是常见的操作系统结构在该结构下,操作系统在内核中建立起最小的机制,而把策略留给用户空间中的服务进程,其带来的直接好处包括可靠性、灵活性和适宜于( C )【2022.04】

A.并行处理 B.并发处理 C.分布式处理 D.同步式处理

2.下列对操作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B.操作系统是一个大型的软件程序

C.操作系统合理、公平地对待不同的用户程序

D.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不需要管理计算机的软件资源

知识点:操作系统的分类、实时操作系统[P41] 【选择题】

1.实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在严格的时间范围内、对外部请求做出反应。因此系统应该具有高度的( B )2021.04】

A.虚拟性 B.可靠性 C.并发性 D.交互性

2.设备可在任何时候向处理器发出中断请求,操作系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无法确切知道,体现了操作系统的( B )2021.10】

A.并发性 B.随机性 C.共享性 D.并行性

知识点:操作系统体系结构[P30] 【填空题居多】

1.Windows 体系结构的主要层次中,执行操作系统的最基本能的操作且始终运行在核心状的是内核。隐藏了硬件有关的细节、为操作系统的硬件平台提供低级接口的是HAL硬件抽象层

2. Android 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分为四层,从高层到低层分别是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和_Unix内核层。

3. Linux 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四个主要部分,即 Linux 内核、Linux Shell、Linux文件系统Linux 应用程序_。

知识点:操作系统的分类、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P40-41]

1.实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在严格时间范围内,对外部请求做出反应。因此系统具有高度的( B )

A.虚拟性 B.可靠性 C.并发性 D.交互性

2.分时操作系统的特地包括独占性、交互性、及时性和( D )

A.共享性 B.虚拟性 C.并行性 D.多路性 

3.安装用户界面的适用于环境和功能特征的不同,把操作系统分为三种类型即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系统和( A )

A.实时操作系统 B.分布式操作系统 C.网络操作系统 D.嵌入式操作系统

知识点:操作系统结构研究的目标[P49]

1.它是操作系统结构研究的目标之一,在该目标下,模块之间的接口清晰划一,模块的联系方式统一。基于上述的描述,操作系统结构研究的这种目标是(C) 

A.系统模块化  B.模块标准化 C.通信规范化  D.系统局部化

知识点: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共享性、随机性[P24]

1.共享性是指操作系统与多个用户程序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这种共享性是在操作系统控制下实现的。

2.并发性是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计算机程序的并发性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是用户程序与用户程序之间的并发执行,二是用户程序与操作系统程序之间的并发执行。

2.在计算机系统中,对资源的共享方式分别为同时共享和互斥共享。下列资源属于互斥共享的是( C )

A.硬盘 B.内存 C.磁带机 D.用重入码编写的文件

3.下面关于并发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刻发生 B.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C.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间间隔内发生 D.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4.一个设备可在任何时候向处理器发出中断请求,因此,操作系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是无法准确知道的,这体现了操作系统的(B ) 

A.并发性 B.随机性 C.共享性 D.并行性

知识点:运行模式[P39]

1.操作系统中,为了防止由于用户的错误而导致整个系统发生不可预测的后果,通常为中央处理器引入了运行模式的概念。运行模式一般分为用户模式和( C ) 

A.调用模式 B.共享模式 C.特权模式 D.恢复模式

知识点:操作系统设计过程[P45]

1.操作系统的设计过程一般可分为功能设计、算法设计和( B )

A.程序设计 B.结构设计 C.接口设计 D.界面设计

第二章 操作系统运行环境[P54-P75]

知识点:通道的作用[P61]

1、下列关于通道的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2022.04】

A.可以实现中央处理器和各个外部设备并行工作  B.可以实现各种外部设备之间的并行工作

C.通道既能负责 I/O 传输,也能负责数据计算   D.采用通道后,处理器和外部设备都能够访问存储器

知识点:寄存器[P55]

1.在处理器的所有寄存器中,对用户不可见的是( A)

A.指令寄存器  B.条件码寄存器 C.地址寄存器  D.数据寄存器

知识点:存储器[P58]

1.存储器的最小编址单位是字节,1024 字节称为(B)

A.1B B.1KB C.1MB D.1GB

2.存储器的最小编址单位是( B )

A.二进位 B.字节 C.字 D.双字

知识点:处理器的构成[P54]

1.计算机处理器中用于管理运行流程的是( A )2021.10】

A.控制器 B.高速缓存 C.运算器 D.寄存器

2.在处理器的寄存器中,用于记录处理器的运行模式信息的是( D ) 

A.地址寄存器  B.数据寄存器C.指令寄存器  D.程序状态字

知识点:中断处理[P66]

1.中断处理结束时,处理器的状态( D )2021.10】

A.保持目态不变  B.从目态恢复为被中断时的管态

C.保持管态不变  D.从管态恢复为被中断时的目态

解析:中断处理的时候是管态,处理结束后变成了目态。

2.什么是中断?中断和异常的区别是是什么?

答:①中断:处理器对系统中系统外发生的异步事件的响应。

②区别:中断由外部事件引起的,异常由正在执行的指令引发的。

3.什么是中断屏蔽?采用什么方式来屏蔽?被屏蔽的中断信号保存在哪里?

答: 在整个中断系统中,可以允许或者禁止中断系统对某些类别中断的响应。在程序状态字PSW中设计有中断屏蔽位,主机是否允许响应或禁止某些中断,则由PSW中的中断屏藏位决定。被屏蔽的中断信号,通常保存在中断寄存器中。

4. 中断系统由哪两个大部分组成?请介绍计算机系统中比较典型的中断有哪些? 

答:(1)硬件中断装置和软件中断处理程序。

(2)I/0中断、时钟中断、硬件故障中断、程序性中断、系统服务请求(或自愿性中断)。

5.中断和异常的区别是什么?请指出“时间片到时”、“算术溢出”、“掉电”和“虚拟存储中的缺页”分别属于中断和异常的哪一种?

答:中断是由外部事件引发的,异常是由正在执行的指令引发的。(2分)

中断:时间片到时、掉电(1分) 异常:算术溢出、虚拟存储中的缺页(1分)

知识点:界地址存储器、存储保护技术(P60)

1.处理器的上限寄存器值为3000,下限寄存器值为4000,那么当处理器要访问内容地址为4100 时,会产生( B )

A.硬件故障中断 B.存储保护中断 C.时钟中断  D.I/O 中断

2.以下可用于存储保护的技术是( D ) 2019.04】

A.缓冲技术  B.DMA 技术 C.通道技术  D.界地址寄存器

知识点:系统调用(P70)

1.系统调用的目的是( A )

A.请求系统服务  B.中止系统服务 C.申请系统资源  D.释放系统资源

2.系统调用的目的( A )

A.请求系统服务  B.终止系统服务 C.申请系统资源  D.释放系统资源

3.用户程序向系统提出使用外设的请求方式是( D )

A. 作业申请 B.原语 C.I/O 指令 D.系统调用 

4.下列关于系统调用、库函数、应用程序之间的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系统调用来获得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服务

B.应用程序不能直接调用操作系统调用,只能通过库函数获得内核提供的服务

C.库函数是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

D.应用程序在执行问你件操作时不需要系统调用的支持

5.用户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使用系统调用,此时处理器的工作状态( A )

A.从目态转换为管态  B.从管态转换为目态  C.维持目态  D.维持管态

6.什么是系统调用?操作系统为什么要提高系统调用?【简答】

答:所谓系统调用,就是用户在程序中调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一些子功能。

执行系统调用时,调用程序运行在目态,而被调用程序则运行在管态。

执行一般的函数调用时,其调用程序和被调用程序都运行在相同的状态:管态或目态。P70-71

7.当计算机提供了管态和目态时,必须在管态下执行的指令是( C )

A.读时钟周期指令 B.存数指令  C.屏蔽中断指令  D.取数指令

8.计算机系统将处理器工作状态划分为管态和目态,必须在管态下执行的指令是( D )

A.从内存中取数的指令 B.把运算结果写入到内存的指令  C.算术运算指令     D.I/O 指令 

知识点:特权指令(P55)

1.在多个用户或多任务的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中,以下不是特权指令的是( D )

A.启动设备  B.设置中断屏蔽  C.清内存  D.算术运算指令 

第三章 进程与线程[P76-P110]

知识点:进程的概念[P81]

1.下列关于进程概念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进程时在多道程序环境中的完成程序  B.一个程序可以产生多个进程

C.进程是程序的一个执行过程          D.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2.在多道程序环境中,竞争和分配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基本单位是( A ) 

A.进程 B.程序 C.线程 D.用户

3.多道程序设计的优势之一是( C )

A.避免发送资源竞争    B.缩短作业执行时间

C.减少处理器空闲时间  D.减少调度次数

4.进程和程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 D ) 

A.进程在一个文件中,程序在多个文件中   B.进程存储在内存中,程序存储在外存

C.进程分时使用 CPU,程序独占 CPU       D.进程为动态的,程序为静态的  

5.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线程作为调度与分派的基本单位。而进程作为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

知识点:进程的状态与转换[P83 基本上考3状态图、5状态图]

  

1.下列不可能发送的进程状态转换是( D )

A.就绪态→运行态 B.运行态→就绪态  C.运行态→阻塞态  D.阻塞态→运行态

解析:阻塞状态需要经过就绪态,无法直接到运行状态。 

2.进程具有三个基本状态。在单处理器系统中,处于就绪状态等待(阻塞)状态两个状态的进程可能也有多个,可以将它们组成相应的队列。

3.在一个单处理器系统中,进程有运行、就绪和阻塞 3 个基本状态。假如某时刻还系统中有 12 个进程并发执行,则处于就绪态的进程数量最多有( B )

A.12 个 B.11 个 C.10 个  D.9 个

4.在七状态进程模型中,被对换至外存的进程可能处于两种进程状态之一, 即就绪挂起阻塞挂起

5.如果有 10 个进程并发运行,则以下不可能出现的情形是( D )

A.1 个进程处于运行状态,没有就绪状态的进程,9 个阻塞状态的进程

B.1 个进程处于运行状态,9 个处于就绪态的进程,没有阻塞态的进程

C.1 个进程处于运行状态,1 个就绪态的进程,8 个阻塞态的进程

D.没有进程处于运行态,2 个就绪态的进程,8 个阻塞态的进程

6.对于处于等待状态的进程,在其被阻塞的原因获得解除后,其状态将转变为就绪状态,仅当得到处理器时,才可恢复运行。  

7.某进程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等待从磁盘中读入数据,此时该进程的状态( A )

A.从运行变为阻塞 B.从运行变为就绪 C.从就绪变为运行 D.从阻塞变为就绪

8.下列状态中不属于三状态进程模型的是( C )

A.运行状态  B.就绪状态 C.创建状态  D.等待状态

9.五状态进程模型中,进程状态被分成创建状态、就绪状态 、运行状态、阻塞状态和结束状态。  

知识点:程序的顺序执行[P77]

1.程序顺序执行时具有顺序性封闭性两个基本特性,由此可确定其执行结果。

2.只要程序的输入初始条件相同,则无论何时重复执行该程序,执行结果都相同,则体现了程序顺序执行的特点是( D)

A.并发性 B.顺序性  C.程序执行结果的确定性 D.程序执行结果的可再现性

3.顺序性、封闭性是程序顺序执行时的基本特性,由此可以引出程序顺序执行时,其执行结果具有 2 个特性,即执行结果  确定性  可再现性 

知识点:程序的并发执行[P77]

1、在多道程序环境中,由于系统资源的共享和竞争,本来毫无逻辑关系的程序之间产生了相互制约的关系。

知识点:进程调度[简答题]

1. 抢占式调度和非抢占式调度有何区别? 

  答:抢占式调度就是当就绪队列中一旦有优先级高于当前运行进程优先级的进程存在时,便立即进行调度,转让处理器。非抢占式调度则是一旦把处理器分配给一个进程,它就一直占用处理器,直到进程运行结束或者因为I/O阻塞等原因,才会自愿让出处理器。

2. 什么是抢占式进程调度?先来先服务算法属于抢占式进程调度吗?

 答: 抢占式调度:就绪队列中一旦有优先级高于当前运行进程优先级的进程存在时,便立即进行调度,转让处理器。

先来先服务算法不属于抢占式进程调度。因为使用该算法,进程按照它们请求处理器的顺序使用处理器,进程执行时,不会中断该进程。

3. 什么是最高响应比有限算法?这个进程调度算法的优点并说明原因?

答: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是一种对CPU中央控制器响应比的分配的一种算法。HRRN是介于FCFS(先来先服务算法)与SJF(短作业优先算法)之间的折中算法,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运行时间,既照顾短作业又不使长作业等待时间过长,改进了调度性能。
优点:1)如果作业(进程)的等待时间相同,则要求服务时间最短的作业(进程)的优先权最高,因此它有利于短作业(进程),从而可降低作业(进程)的平均周转时间,提高系统吞吐量。
2)如果作业(进程)的要求服务时间相同,则其优先权将取决于作业到达(或进程进入就绪状态)的先后次序,因此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3)如果作业(进程)较长,它的优先权将随着等待时间的增长而提高,从而使长作业(进程)不会长期得不到服务。

4.什么是进程调度?在设计调度算法时通常使用吞吐量、周算周期和处理器利用率作为衡量指标,请解释吞吐量和周转周期的含义?

答:进程调度:即处理器调度,是指根据一定的调度算法,系统从就绪队列中选择一个进程,把处理器分配给它。

吞吐量:系统每小时完成的进程数量。

周转时间:指从一个批处理调度进程提交时刻开始直到该进程完成时刻为止的统计平均时间。

5.简述进程最短剩余时间有限呢调度算法的基本思路以及实现方法?

答:基本思想: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算法是最短进程优先算法的抢占式版本,进程调度时总是选择其剩余运行时间最短的那个进程运行。

实现方法:每当一个新进程到达时,把新进程的预计运行时间与当前进程的剩余运行时间做比较,如果新进程的预计运行时间比较长,则当前进程继续运行,否则换新进程运行。

6.什么是轮转调度算法?请分析时间片长短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答:(1)轮转调度算法是指将处理器的处理时间划分成一个个时间片,就绪队列中的进程轮 流运行一个时间片。当时间片结束时,让出处理器,进入就绪队列,等待下一次调度。(2)时间片太短,进程切换频繁,加重系统开销(或降低了处理器效率)。时间片太长,引起对短的交互请求的响应时间变长。

知识点:进程控制块 PCB [P86]

1.进程控制块的内容不包括( C ) 

A.进程号     B.进程名称  C.进程执行代码  D.进程优先级

2.从静态的角度看,进程是由数据、 程序  PCB 三个部分组成的。

3.创建一个进程的具体操作过程不包括( C )

A.创建一个进程控制块  B.为该进程分配内存 C.为该进程分配 CPU    D.将该进程控制块插入就绪队列

知识点:线程实现机制[P97]

1.线程实现方式有两种,分别是 用户级线程  内核级线程 

2.在线程的两种实现方式中,不依赖于内核的是用户级线程,而所有线程的创建、撤销和切换都由内核实现的是内核级线程

知识点:进程控制[P90]

1、进程控制通常采用原语来实现,当需要产生一个新进程时,系统使用创建原语;当该进程完成任务后,系统使用撤销原语来结束进程。

第四章 进程同步与互斥 [P112-P134]

知识点:PV 操作[P117]

1.下列关于信号量和 P、V 操作描述中,正确的是( C )

A.能实现进程的互斥,不能实现进程的同步  B.能实现进程的同步,不能实现进程的互斥

C.可实现进程的互斥与同步  D.可完成进程调度

2.若信号量初值为 3,当前值为-3,则表示该信号量上等待的进程个数为 ( D )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3.若信号量 S 的初始值为 2,当前值为-1,则表示等待进程的个数为:( B )

A.0 个 B.1个 C.2 个 D.3 个

4.下面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P、V 操作都是原语操作          B.利用信号量的 P、V 操作可以交换大量信息 

C.用 P、V 操作可以实现进程间的同步   D.用 P、V 操作可以解决任何进程的互斥问题5

5.信号量的值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当值小于 0 时,其绝对值表示( C ) 

A.可用资源的个数  B.无资源可用  C.等待队列中进程的个数  D.释放的资源个数

6.在操作系统中 P、V 操作是一种( D )

A.机器指令    B.系统调用命令  C.作业控制命令  D.进程同步原语 

知识点:临界资源[P115]

1.计算机系统中,有一类资源称为临界资源,该资源正在被使用的时候,其他请求该资源的程序必须等待,并且在该资源被使用完毕后才由 操作系统 根据一定的策略再选择一个用户占有该资源。

2.所谓临界区是指访问临界资源的( B ) 

A.一个缓冲区 B.程序段  C.同步机制 D.一段数据区

3.在具有 N 个进程的系统中,允许 M 个进程(N≥M≥1)同时进入他们的临界区,处于等待状态的进程数最多为( C )。 

A.N个 B.M个  C.N-M个  D.1 个

4.下面关于系统对相关临界区的调度使用原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有空让进 B.忙则退出 C.有限等待 D.让权等待

5.对若干个并发进程共享某一变量的相关临界区的管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一次至多一个进程能够进入临界区

B.不能让一个进程无限制地在临界区执行

C.不能强迫一个进程无限地等待进入它的临界区

D.相关的进程可以同时进入

知识点:进程通信[P129]

1.通过发送信件以及接收回答信件进行进程之间的大量信息通信方式称为 信箱通信  

2.某网络广播分发机器通过 A、B 两个进程协作完成:进程 A 负责接收来自媒体源的数据,存放到一个公共内存区中;进程 B 负责从此公共内存区中取出数据分发到局域网中。则 A、B 进程的通信方案属于( A )。 

A.共享内存 B.管道通信  C.信箱通信 D.消息缓冲通信

3.采用共享文件解决进程之间的大量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称为_管道通信

4.进程之间的大量信息通道,通常有共享内存、 消息机制  管道通信 三种方式。

5.以下通信方式中,不属于进程高级通信原语的是( C )。 

A.共享内存 B.消息机制  C.P、V 操作 D.管道通信

知识点:与时间有关的错误[P113]

1.在并发程序中共享了公共变量,程序并发执行时计算结果与并发程序执行的速度有关,结果有时会发生错误,这种错误称为( C )

A.与共享有关的错误  B.与变量有关的错误  C.与时间有关的错误  D.与存储器有关的错误

2.P1 和 P2 两个进程共享 total 变量,其初始值为 0,临界区如下,两者并发执行后 total 不可能的值为( D )

int i;

for(i = 1; i <= 10 i++)

total = total +1;

A.10  B.15  C.20  D.21 

3.两个进程 A 和 B 共享变量 n,设 n 的初始值为 10,进程 A 和 B 的代码如 下:

进程 A:                 进程 B:

n = n + 1;                 n = n + 2;

pint(n)                    print(n);

进程 A 和 B 并发执行各自代码之后,以下不可能被打印出来的数值是( A )

A. 10  B.11  C. 12  D.13

知识点:管程

1.管程能保障共享资源的 互斥 执行,即一个管程中活动的进数最 1个。

2.一个管程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管程名称、共享数据的说明、对数据进行操作的一组过程和对共享数据的 赋初值语句 

3.管程定义了一个共享的数据结构,以及正在该数据结构上所执行一组操作

知识点:进程同步与互斥[P115]

1.旅行社 A 和旅行社 B 为旅客到某航空公司订飞机票,形成互斥的资源是( B ) 

A.航空公司  B.飞机票 C.旅行社   D.旅行社和航空公司

2.某视频直播机器上,A 进程负责视频卡采集视频,B 进程负责将视频数据通过网络广播出去,此现象体现了( B )

A.进程的死锁 B.进程的同步  C.进程的互斥 D.进程的并发

知识点:经典同步互斥问题[P119]

1、在 9 个生产者、6 个消费者共享容量为 8 的缓冲器的生产者 – 消费者问题中,设 S 为互斥使用缓冲器信号量,其初始值应设为( A )

A.1  B.6  C.8  D.9

第五章 死锁 [P137-P155]

知识点:死锁产生的原因[P138]

1、系统发生死锁时,死锁进程的个数至少为( B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2.当死锁发生时,参与死锁的进程至少有 2个,占有资源的进程至少有 2 个, 这些进程是否都在等待资源? 是的 

3.按照资源的使用性质,一般把系统中的资源分为永久性资源和( D ) 

A.可重用资源 B.软件资源  C.临界资源 D.消耗性资源 

4.产生死锁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即资源竞争  进程推进顺序不合理 

5.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是 互斥 、不可剥夺条件、  请求和保持条件 和循环等待条件。

知识点:死锁的解除[P149]

1.以下方法能解除死锁的是( D ) 

A.执行并行操作 B.拒绝分配新资源  C.修改信号量 D.撤销进程 

2.为解除死锁就要剥夺资源,要保证并不总是剥夺同一进程的资源而导致其 处于“ 饥饿 ”状态。

3.死锁的解除方法分为两大类,即剥夺资源 撤销进程 

4.死锁检测程序的运行频率较高或较低时,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频率较高时:优点是可以尽早检测到死锁及其所涉及的进程,并有可能找到引起死锁的那个进程;缺点是增加系统开销。

频率较低时:优点是可以降低运行死锁检测程序的开销;缺点是在检测到死锁时可能涉及很多进程,难以找到引起死锁的那个进程。P147

知识点:死锁避免[P143]

1.下列关于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状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不安全状态是有死锁的状态   B.安全状态时有死锁的状态

C.不安全状态是没有死锁的状态 D.安全状态是没有死锁的状态

2.下列关于死锁避免的描达中,正确的是( D )

A. 死锁避免是一种静态策略

B. 执行死锁避免策路不会牺牲系统效率

C.死锁避免打破了死锁必要条件中的不可剥夺条件

D. 死锁避免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注意避免死锁的最终发生

4.下列解决死锁的方法中,屆于死锁避免策路的是 ( C )

A.资源有序分配法  B.撤销进程法  C.银行家算法   D.资源分配图化简方法

5.假设系统中只有一类资源,但有四个资源个体。现有三个进程,每个进程至多需要两个该类资源。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该系统可能会出现死锁 B.该系统一定会出现死锁

C.该系统一定不会出现死锁  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

6.设系统中有 n 个进程并发,共同竞争资源 X,且每个进程都需要 m 个资源 X,为使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则资源 X 的个数最少应为( B ) 

A.n * m + 1  B.n * (m-1) + 1  C.n * m + n  D.n * m + m

7.若系统中有 15 台绘图仪,有多个进程均需要使用 3 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 1 台,要确保系统不会发生死锁,则至多允许参与竞争的进程数为( C )

A.5   B.6    C.7     D.8

8.以下能实现死锁避免策略的是( B )

A.资源分配图化简法  B.银行家算法  C.资源静态分配法  D.资源按需分配法

9.下述解决死锁的方法中,属于死锁避免策略的是( C )

A.资源有序分配法  B.资源分配图化简法  C.银行家算法   D.撤销进程法

知识点:死锁预防[P141]

1.就“死锁预防”“避免死锁”和“检测与解除死锁”三种解决死锁的方法而言,资源利用率最低的是 预防死锁 ,有可能出现死锁的是 检测与解除死锁 

2.通过增加资源数量的方法可以预防死锁,因为该方法能够打破死锁必要条件中的( D ) 

A. 请求和保持条件 B.不可剥夺条件 C. 循环等待条件  D.互斥条件

3.资源的有序分配策略,破坏了导致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 D )

A.不可剥夺条件  B.互斥条件  C.请求和保持条件  D.循环等待条件

4.在哲学家就餐问题中,为防止死锁的产生,可以采用资源的有序分配法,即规定每个哲学家想用餐时总是先拿编号  的筷子再那编号 的筷子 就不会出现死锁现象。

5.死锁预防的方法中,不可能的一种方法是( A )

A.摒弃互斥条件 B.摒弃请求和保持条件  C.摒弃不可剥夺条件 D.摒弃环路等待条件

6.资源有序分配法在解决死锁的问题中用于( A )

A.预防死锁  B.避免死锁  C.检测死锁  D.解除死锁

7.请简述死锁预防与死锁避免这两种死锁解决方法的含义。 

答:死锁预防是系统预先确定资源分配策略,这些策略至少能破坏死锁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一个进程按规定申请资源系统按预先规定的策略进行分配,从而防止死锁的发生。(2分)死锁避免是当进程提出资源申请时系统先测试资源分配后系统的安全状态,仅当能确保系统安全时才把资源分配给进程,使系统一直处于安全状态之中从而避免死锁。(2分)

知识点:资源分配图

1.下列关于死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死锁必有环 B.死锁必无环  C.有环必死锁  D.有环无死锁

第六章 存储管理[P159-P190]

知识点:地址转换[P163]

1.把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绝对地址)的过程称为( B )

A.地址分配 B.地址映射 C.地址保护 D.地址越界

2.用户程序使用的地址所对应的存储空间是( C ) 

A.绝对地址空间 B.物理地址空间 C.逻辑地址空间 D.磁盘地址空间

3.为了保证程序的正确执行,必须根据分配给程序的内存区域对程序中指令和数据的存储地址进行重定位,即要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 

4.存储管理中,地址静态重定位的时机是( C )

A.在程序编译时    B.在程序链接时 C.在程序装入内存时  D.在程序运行时

知识点:可变分区、分区的回收[P163]

1.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内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表项数不变、某项的始地址不变长度增加的情况是( B ) 

A.无上邻(低址)空闲区,也无下邻(高址)空闲区

B.有上邻(低址)空闲区,但无下邻(高址)空闲区

C.有下邻(高址)空闲区,但无上邻(低址)空闲区

D.有上邻(低址)空闲区,也有下邻(高址)空闲区

2.在分区存储管理方家中,探作系统采用三种算法;查找和外配空湖区,即最先适应算法、 最优适应算法  最坏适应算法 

3.最容易形成很多小碎片的可变分区分配算法是( B )

A.最先适应算法 B.最优适应箅法  C. 最坏适应算法 D.最后适应算法

4.简述可变分区中紧缩技术的主要作用以及实现方法[简答题]。

 答:紧缩技术可以集中分散的小空闲区(小碎片),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紧缩技术是通过移动内存中的程序,把所有程序占用区集中在内存的一端,从而所有空闲碎片在内存的另一端合并成一个连续的大空闲区。P167

5.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充成后,系统收回其内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 1 的情况是( D )

A.无上邻(低址)空闲区,也无下邻(高址)空闲区

B.有上邻(低址)空闲区,但无下邻(高址)空闲区

C.有下邻(高址)空闲区,但无上邻(低址)空闲区

D.有上邻(低址)空闲区,也有下邻(高址)空闲区

6.分区管理是一种能够满足多道程序运行的最简单的存储管理方案,有两种分区方式,分别为 固定分区  可变分区 

7.采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案的优点是分区方案的灵活性好,较之固定分区能获得较好的内存利用率。

知识点:虚拟存储技术[P175]

1.下列关于虚拟存储器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 )

A.程序运行前必领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过程中一直驻留内存 

B.程序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过程中不必一直驻留在内存 

C.程序运行的不必全部装入內存,但在运行过程中论我一直驻留在内存

D.程序运行前必领全部装入内存,但在运行过程中不必一直驻留在内存

2.下列关于虚拟页式存储管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程序和数据是在开始执行前一次性装入的

B.在页表中一定要有“存在位”、“访问位”等信息

C.一个被置换的页面一定要写回外存

D.产生缺页异常一定要置换一个页面

3.虚拟存储技术的基本思想和目的是什么?

答:基本思想是在硬件支持下对内存和外存统一实施管理,利用大容量的外存来扩充内存,产生一个比有限的实际内存空间大得多的、逻辑的虚拟内存空间。

利用虚拟存储技术的目的是有效地支持多道程序系统的实现和大型程序运行的需要,从而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

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虚拟存储技术的目的是( B )

A.实现存储保护 B.扩充内存容量 C.实现程序浮动 D.扩充外存容量

5.请阐述实现需存储器需要哪些硬件支持?

答:系统有容量足够大的外存(1分)系统有一定容量的内存。(1分)硬件提供实现虚实地址映射的机制(2分)

知识点:存储管理的任务[P161]

1.操作系统中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内存的分配和回收   存储保护 存储共享和“扩充”内存容量。

2.在内存管理时使用空闲块表是用于( A )

A.内存分配与回收 B.内存共享 C.内存保护 D.内存扩充

3.存分配有两种方式,分别为静态分配 动态分配其中前一种分融方式内存分配工作是在程序运行前一次性完成的。

4.存储管理中的动态地址重定位是指在程序装入时不进行地址转换,而是直接将程序装入到分配的内存区城中。程序运行过程中,再将指令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5.在地址重定位中,如果地址转换工作是在 开始前 集中完成的,在程序执行过程中  再进行地址转换工作,这种地址重定位方式称为静态重定位。

知识点:页表、页表项[P177]

1. 虚拟页式系统中页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通常页表项会包含哪些信息(至少写出 4 项)?

答:页表中的每个表项指出了程序逻辑地址中的页号与所占有的物理页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系统要通过查页表来完成从逻辑地址到相应物理地址的变换,即地址转换。通常页表项会包含物理页面号、有效位《或驻留位、存在位)、访问位、修改位和保护位等信息。

知识点:存储体系[P160]

1.下列速度最快的存储器是( A )

A.寄存器 B.高速缓存 C.内存 D.硬盘

知识点:TLLB(快表)[P180]

1.在带有转换检测缓冲区(TLB)的页式存储管理方式中,TLB 只存储了当前 进程中最活跃的少数话动页面的页号,随首进程的推进,TLB 的内容( C )

A.固定不变  B.不断增大 C.动态更新  D.逐渐减少

知识点:页式存储地址转换[P177]

1. 某采用页式存備管理的系统地址结构长度为 16位,其中高 6 位用于页号, 低 10 位用于页内地址,则该系统的页大小为 1024 字节;虚拟地址 2058 的页内地址是 10 。(本小题数字均用十进制表示)

2. 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中,为了实现地址变换,应建立( C )

A. 位示图  B.已分配区表 C.页表   D.快表(TLB)

3.页式存储管理要求对程序中的逻辑地址空间进行分页,于是系统提供给编程使用的逻辑地址可由两部分组成: 虚拟页号  页内地址 

4.页式存储器提供编程使用的虚拟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即虚拟页号和( B )

A.字长 B.页内地址 C.页大小  D.页框号

5.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案中,系统建立的用来实现从页号到物理页面号之问映射的数据结构是( A ) 

A.页表 B.快表 C.页帧 D.页框

6.在没有快表的情况下,页式存備昝理系统按照给定的虚拟地址进行读写时,必须访问内存的次数是( C ) 

A.四次 B.三次 C.二次 D.一次

知识点:存储保护[P162]

1.通常所说的存储保护的基本含义是( C )

A.防止存储器硬件受损       B.防止程序在内存丢失 C.防止程序间相互越界访问   D.防止程序被修改

知识点:覆盖与交互技术[P172]

1. 什么是覆盖技术?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简答题]

 答:覆盖技术可以把程序划分为若干个功能上相对独立的程序段,使那些不会同时执行的程序段共享同一块内存区城,未执行的程序段先保存在磁盘上,需要时再调入内存,覆盖前面的程序段。疆盖技术利用相互独立的程序段之间在内存空问的相互覆盖,从逻辑上扩充了内存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在小容量内存上运行较大程序的功能。P172-173

2.将系统中不在运行中的进程或其一部分从内在中调出,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需要内存空间之进程的技术是( A ) 

A.交换技术 B.覆盖技术 C.虚拟技术 D.物理扩充技术

第七章 文件系统[P194-P236]

知识点:文件共享、保护、保密[P229]

1.为了防止用户越权操作文件,可以采用的策略是( D )

A.文件共享 B.建立副本 C.定时转储  D.存取控制表

2.文件系统经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保护文件,即: 建立副本  定时转储 

3.为了保护文件,可以对用户的存取权限实施控制。当用户数目和文件数目不多时,可以用 存取控制矩阵 方式,但是当文件和用户较多时,为了减少空间和时间开销,则采用 二级存取控制 方式。

知识点:FAT 文件系统的实现[P216]

1.下列关于 FAT 文件系统(簇的大小为 4KB)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FAT-16 和FAT-32 文件系统都用 16位表示簇号

B.一个小文件只者1KB,在FAT文件系统中只占用1KB的空间

C.FAT-16文件系统的根目录在磁盘中的位置和大小是固定的

D.FAT 文件系统中包含2个文件分配表且位置不固定

2.允许用户按任意次序存取文件中的任意一个记录的文件存取方式称为 随机存储 

3.下列属于顺序存取设备的是( C )

A.光盘 B.磁盘 C.磁带 D.闪存

4.用磁带文件存贮介质时,文件只能组织成( B )

A.链接文件 B.顺序文件  C.索引文件  D.目录文件

知识点:UNIX 文件目录实现[P214、P207]

1.UNIX 操作系统的 i 结点采用了 多级索引 文件物理结构,支持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方式。

知识点:文件的物理结构[P203]

1.下列不适用于随机存取文件的文件物理结构是( B )

A.顺序结构 C.一级索引结构 B.链接结构  D.多级索引结构

知识点:文件的分类[P200]

1.按文件的用途可把文件分为系统文件、 用户文件  库函数文件  三类。

2. 计算机系统中一组带标识的、逻辑上有完整意义的信息项的序列称为 文件  

3. UNIX 系统中,把 I/O 设备看成是( D )

A.临时文件  B.普通文件 C.用户文件  D.特殊文件

知识点:空闲块管理的方案[P217]

1.对磁盘空闲块的管理通常有四种方案,分别为位示图、空闲块表、 空闲块链表 基础上的改进方案: 空闲块成组链接法 

2.下列磁盘空问管理策略中,能够迅速找到大量空闲盘块地址的是( A ) 

A. 成组链接法 B.空闲块链表 C.空闲块表 D.位示图

3.位示图可用于进行( A )

A.磁盘空间的管理 B.文件目录的管理 C.内存空间的管理 D.进程队列的管理

4. 在管理磁盘空闲空间时,一般采用四种不同的数据结构,即位示图、空闲块表、空闲块链表空闲块成组链表

知识点:UNIX 的操作[P232]

1.UNIX 系统中,使用“ls -l”命令查看 hello 文件的属性为:rwxr-xr-| user admin149 Dec 4 14:20 hello,其中“r”表示( A )

A. 读操作权限  B.写操作权限

C.执行操作权限 D.更新操作权限

知识点:存储介质[P198]

1.一次访问磁盘的时间由三部分组成,分为: 寻道时间 、旋转定位时 间和信息传输时间。

知识点:文件的物理结构[P206]

1.文件的物理结构采用 索引结构 也适合随机存取、插入、删除要求,适合顺序存取也适合随机存取。

2. Windows 系统的 FAT 文件系统采用的文件物理结构是 链接结构 

3.每个索引文件都有一个素引表,索引表的条目包含文件的 逻辑块号 及所对应的 物理块号 

知识点:多级目录、全路径名、相对路径[P211]

1. 一个 UNIX 系统的根目录由 bin、etc、1ib 和 usr 构成。其中 usr 目录中存储用户的子目录,有两个用户 userl 和 user2,user1目录下有一个hello文件,当前目录为/usr/user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ustluserl/hello 是绝对路径           B. user1/hello 是相对路径

C.在当前目录下不能创建名为 hello 的文件  D.在当前目录下不能通过路径 user1/hello访问 hello 文件

知识点:文件的操作[P222]

1.使用文件的第一步,是把文件控制块 FCB 送到内存,即( B )

A. 建立文件 B.打开文件 C.读文件 D.指针定位

第八章 I/O 设备管理[P239-P268]

知识点:独占设备的分配[P253]

1.为了对计算机系统中配置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外部设备进行管理,系统为每一台设备确定一个编号,以便区分和识别,这个编号称为设备的( A ) 

A.绝对号 B.相对号  C.设备号 D.类型号

知识点:虚拟设备技术[P265]

1.SPOOLing 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输入程序模块、输出程序模块和 ( B )

A.中断处理程序 B.作业调度程序 

C.数据传送程序 D.缓冲处理程序

2. SPOOLing 系统由哪三个部分组成?其主要优点是什么?【简答题】

答:① 包含 输入程序模块、输出程序模块、作业调度模块

② 可以调设备利用率,缩短单个程序的响应时间

③ 可以使进程在所需的外部设备不存在或被占用的情况下使用该设备。

3.以下关于 SPOOLing 技术优缺点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C )

A.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B.缩短了用户程序执行时间

C.提高了处理器的利用率  D.缩短来了用户程序的响应时间

解析:ABD 都是书中原话,SPOOLing 无法提高处理器利用率。

知识点:缓冲技术[P262]

1. 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着 I/O 设备性能相同 CPU 性能不同的矛盾,操作系统主要通过_缓冲技术、虚拟技术    

 中断技术 解决这一问题。

2. 为什么要引入缓冲技术?常用的缓存技术有哪些?【简答题】

答:引入缓冲技术的目的:匹配CPU与I/O设备、I/O设备之间的处理速度;减少外部中断的次数及处理馨进行中断处理所花费时间。常用的缓冲技术:单缓冲、双缓冲、多缓冲、缓冲池。

3.I/O 设备管理中,根据 I/O 控制方式的不同,实现缓存区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采用专用的硬件设置数据缓冲区,二是采用“软件缓存”。其中,软件缓冲是在某种设备中划出一点容量的专用数据缓存区,这种设备是: ( B )2021.04】

A.外存  B.内存  C.寄存器  D.磁盘

4.以下技术中,不能用于实现两台 I/O 设备之间的并行操作的是( A )

A.单缓冲 B.双缓存 C.多缓存 D.缓存池

知识点:设备的分类:

1.下列属于共享设备的是:( C )

A.打印机 B.扫描仪 C.磁盘  D.磁带机

2.按设备使用可共享性分类,可将 I/O 设备而分为独占设备、共享 设备和 虚拟 设备。  

3.若以系统中信息组织方式来划分设备,可将 I/O 设备划分为字符设备部和( A ) 

A.块设备 B.存储设备  C.多媒体设备  D.虚拟设备

知识点:I/O 软件组成[P244]

1.I/0 软件结构一般分为四层: 中断处理程序 设备驱动程序 、设备独立的操作系统和用户级软件。

2.一般的 I/O 软件结构分为四层、即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设备独立层软件和用户级软件。简要回答以下 4 项工作分别是在 I/O 软件的哪一层完成的。[P244-245]

1)为一个磁盘的读操作计算磁道、扇区、磁头。

2)向设备寄存器写命令。

3)检查用户是否运行使用设备。

4)将二进制整数转换成 ASCII 以便打印。

答:(1)设备驱动程序   (2)设备驱动程序

3)设备独立层软件 (4)用户级软件

3.计算机系统中,每一种外围设备在自己的设备拉制器的控制下工作,每个设每控制器都有若干个奇存器用来与处理器进行通信,这些奇存器包括控制奇存器、状态寄存器和( D )

A.界限寄存器 B.读写寄存器 C.中断寄存器 D.数据寄存器 

4. I/O 设备管理中,每个设备控制器都有若干个寄存器用来与处理器进行通信,包括控制寄存器、 状态寄存器  数据寄存器 

5.设备控制器用来与处理器进行通信的寄存器包括数据寄存器、控制寄存器和( A ) 

A.状态寄存器  B.命令寄存器  C.寻址寄存器  D.计数寄存器

知识点:设备分配原则[P252]

1.计算机系统中,设备分配的原则是:充分发择设备的使用效率,尽可能地让设备忙碌,但又要避免由于不合理的分配方法造成( A )

A.进程死锁  B.进程饥饿  C.进程阻塞  D.进程终止

知识点:I/O 设备控制方式[P247]

1. I/O 设备的中断控制方式与DMA控制方式的区别是什么?

答:区别1:中断方式是在数据缓冲赛存器满之后发中断要求CPU进行中断处理的,而DMA方式则是等所要求传输的数据块全部传送结束时要求CPU进行中断处理

区别2:中断方式的数据传送是由CPU控制完成的而DMA方式则是在DMA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的。P248-250

2.采用中断控制方式进行数据传送时,处理器只备的功能不包括( D )

A.识别中断请求的能力  B.响应中断的能力

C.按优先级响应中断请求的能力

D.对 DMAC 进行初始化与启动的能力

3.I/O 设备控制方式中,由用户进程直接控制处理器与外国设备之间信息传送的方式是( B ) 

A.中断控制方式 B.程序控制方式  C.DMA 控制方式 D.通道控制方式

知识点:磁盘调度[P257]

1.启动磁盘执行输入输出时,执行一次输入输出所花的时间包括寻找时间、延迟时间和传送时间。

2.在磁盘读写请求来到时,应采用调度策略降低访问者的总访问时间。磁盘驱动调度由 移臂调度  旋转调度两部分组成。

知识点:设备独立性[P245]

1. 什么是设备独立性?实现设备独立性的好处是什么? 

答:(1)设备独立性就是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2) 可带来好处:提高设备管理软件的设计效率当I/O设备更新时,不需要重新编写全部软件。

知识点:通道控制方式[P250]

1. 请回答通道有哪三种类型?简述三类通道的优缺点。

答:通道的三种类型是:选择通道,数组多路通道,字节多路通道。(1分)选择通道的优点是以数据块为单位进行传输,传输效率高。缺点是通道利用率低。(1分)数组多路通道的优点是以数据块为单位进行传输,传输率高,具有多路并行操作的能力通道利用率高。缺点是控制复杂,(1分)字节多路通道的优点是具有多路并行操作能力缺点是以字节为单位传输传输效率低(1分)


标签:

评论:

IT视频教程
Copyright © web小工匠 保留所有权利. 渝ICP备15008469号 网站地图